首页
彩吧体彩论坛介绍
产品展示
新闻动态
栏目分类
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彩吧体彩论坛 > 新闻动态 > 66年后丁秋生处境不好想工作,却屡次被拒,毛主席:应该安排工作

66年后丁秋生处境不好想工作,却屡次被拒,毛主席:应该安排工作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6:08    点击次数:201

图丨丁秋生

毛主席号召当红军

1930年9月24日,这一天对于丁秋生将军而言有着无比寻常的意义,他的命运也在这一天改变了!

“毛主席来安源了!毛主席来安源了!”

人们的欢呼声响彻整个安源,17岁的丁秋生看着眼前的场景,早已被社会磨平的心湖,也泛起了一丝丝波澜。

“毛主席是人民的大救星,他所领导的队伍是人民的队伍!”丁秋生脑海中响起煤矿工友们得知这件事后的议论声。

图丨毛主席旧照

丁秋生放下手中的工具,赶往安源市苏维埃政府召开的欢迎大会,整个现场到处都是人,人们的欢呼声、议论声,无疑都表现出他们对毛主席的欢迎。

没过多久,两个穿着灰色粗布、戴着八角帽的人走上台来。丁秋生注意到站在讲台上的那个高个子,脚上穿着一双旧布鞋,而那个壮实的中年人打着绑腿,穿着草鞋。丁秋生听到身边的介绍后,才得知:那个中年人是红军总司令,那个高个子就是毛主席!

这是毛主席第七次到安源。

1920年11月,毛主席曾前往安源进行考察,此后他又五次来安源,深入农村、工矿,进行社会调查,开办平民学校,成立工人俱乐部,建立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产业工人中的第一个支部安源路矿支部,播下革命的火种。

图丨安源铁矿大罢工

1922年9月14日,在毛主席亲自指导下,李立三、刘少奇等共产党人在株萍铁路和安源煤矿,发起了1.7万多工人参加的大罢工。历时5天,大获全胜,是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绝无仅有的成功范例。

当时还是小工人的丁秋生,目睹了这项伟大的事件。尽管当时他年纪小,并不明白安源铁矿大罢工的深刻意义,但在工人运动的耳濡目染下,他已经明确地意识到了:只有团结起来跟资本家、工头们斗,才能实现罢工的目的,过去做牛马,现在要做人!

反动派当时实力强大,自然是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出现,为此便派兵镇压,工人俱乐部惨遭取缔,俱乐部主任黄静源惨遭杀害。

丁秋生真正的思想启蒙,是在安源大罢工整整8年后的这个炎热下午开始的。

图丨丁秋生旧照

毛主席讲话通俗易懂,哪怕是没上过学的人也能听懂。在晚年时,丁秋生曾回忆起那天下午的场景:

当时人很多,里三层,外三层,大家都在全神贯注地听着毛主席讲话。毛主席讲话通俗易懂,明明很复杂的问题,他三两句就说清楚了。他说,工人干的是牛马活,吃的是猪狗食,是命苦吗?不是!根子是穷人身上压着三座大山。所以,工人、农民要解放,就要团结起来,拿起枪杆子,打倒帝国主义,打倒封建势力,打倒贪官污吏,推翻旧制度,建立工农苏维埃政权,由工人、农民来当家作主。

毛主席的这番话引起了在场众多工人兄弟的感慨,丁秋生也不例外:“大家勤勤恳恳干活,可是到头来还是养不活家人,还得忍受当官的欺负!”

随着毛主席号召工人、农民参加红军,投身革命,打到骑在穷苦人头上作威作福的地主、资本家时,丁秋生和其他工人们纷纷站起身来朝红军招兵点赶去!

图丨丁秋生

丁秋生是在红三军第三师特务连招兵点报的名,一位红军干部了解了他们的情况后,便热情地表示欢迎,并将他们带到火车站附近的一间房子里,去见特务连党代表。

这位党代表向丁秋生等人介绍了队伍的情况,然后向他们再三强调参加红军要自觉自愿。在临走时又向他们说道:“部队还得在安源停留几天,你们可以回家跟家人说下,避免家人担心。”

丁秋生回到家后,便激动地和母亲说了这件事。不过当时丁秋生的母亲并不同意他去当红军,最主要的原因是丁秋生当时过于瘦弱,担心他适应不了部队中的生活。不过丁秋生内心早已坚定了自己的想法,还是选择加入红军。

丁秋生等新兵在入伍后,自然是得接受培训的,丁秋生也知道自己底子弱,为此在训练中很是刻苦。大约在半个月后,丁秋生第一次站哨,哨位就在村头下的一个土坎下,面对一条弯曲的山坳。

图丨毛主席

那天深夜,丁秋生聚精会神地审视前方,不敢有一点的放松,突然远处传来一阵响声,丁秋生有些紧张地一拉枪栓,大喝道:“谁,口令?”对方没有任何回答,可那响声也越来越近。再问口令对方仍没回答时,丁秋生便果断开枪了。随着枪声响起,几乎全特务连的人都从村子里冲了出来,跑在最前方的老班长询问道:“怎么回事,怎么回事?”

连长提着马灯往前一照,只见在土坎前面十几面的地方,躺着一只近两米长的老虎。连长既惊又喜地说:“哎呀,特务连出来个打虎英雄啊!”

丁秋生听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:“还英雄呢,现在我心里还紧张得不行。”

这件事很快便传遍了红三师,许多人都知道特务连有个姓丁的打虎英雄。在之后的岁月中,丁秋生跟随部队四处作战,丁秋生不管是枪法还是军事素质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,并成为红军队伍中的一名骨干份子。

不管在面对怎样的局势下,丁秋生都没有退缩,反而跟随部队爬雪山、过草地,成为一名饱受考验的革命老战士。

毛主席处分丁秋生

红军在长征结束后,丁秋生率军委通信警备连于1935年12月13日随党中央进驻瓦窑堡。

通信警备连顾名思义有两大任务,第一是为党中央和中革军委领导通信,有时骑马,多数是步行传递;再就是为党中央领导站岗放哨。

图丨毛主席

丁秋生在这个连任职时间很短,依稀记得那时通信警备连主要是为毛主席、周总理、朱老总、张闻天等几位中央主要领导站岗。

毛主席初到瓦窑堡后,当时工作非常繁忙,因为红军刚刚长征结束,却又面临着打破国民党对陕甘苏区的“围剿”,以及巩固和发展陕甘苏区,建立抗日民族统一阵线,准备直接对日作战等一系列问题。

为此,毛主席几乎不停地召开各种会议,约见干部群众,起草文件电报……哪怕在深夜,都能够看到毛主席的房间亮着灯光。

某天夜晚,丁秋生像往常一样去查岗查哨,当他轻步经过毛主席的房屋时,正好碰到毛主席工作累了,披着大衣出来散步。毛主席一抬头,便认出他来,招呼说:“丁秋生你从干部团调通信警备连工作了?”

图丨丁秋生(左)

丁秋生惊异毛主席记忆力这么好,过草地前向他汇报过姓名职务,四个月后毛主席居然还记得。

丁秋生激动地回答道:“是的,主席。组织上调我到通信警备连当指导员。”

毛主席听后点了点头,便开始询问起丁秋生的情况:“丁秋生同志,你读过书没有?”

丁秋生摇摇头说:“没有,我是在参军之后学习了点文化,认得字也不多。”

毛主席语重心长地对他说:“要学习啊,将来敌人有的武器装备,我们也会有。我们红军干部、战士都要学习文化、学习知识、学习军事技术,也要学会做思想工作。”

不知不觉间,天已经微微亮了,丁秋生想着毛主席该休息了,便不再吭声。不过毛主席心情很好,颇有谈兴。毛主席说:

经过长征,红军的人数比以前少了,但是质量提高了,现在留下的人都是骨干。将来,我们依靠这些骨干可以把革命队伍发展的更大,把我们的革命事业干得更大。

图丨丁秋生与夫人合影

丁秋生听后内心很是激动,最终把憋在心里许久的话给说了出来:“主席,我想到作战部队去。”

毛主席看了看他,说:“好嘛!有的是机会。”

此夜谈话后,毛主席便满足了丁秋生的愿望,将他调到红15军团第75师第225团担任政治处主任。当时该团团长是朗献民,政委刘震。

在吴起镇,丁秋生就听说红75师是红四方面军的一支劲旅。能在这样一支英雄部队任职,让丁秋生感到异常兴奋。接到调动通知的当天,他就迫不及待地赶往红75师的驻地。重返作战部队后,丁秋生工作起来也是如鱼得水,将各种事情处理得井然有序。

后来随着局势的发展,国共两党再次合作,不久后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,下设三个师,每个师1.5万人。然而此时,丁秋生有种强烈学习的愿望,想在投入抗战前,在提升下自己的文化知识和理论水平,他便向组织申请想要去抗日军政大学深造。

图丨丁秋生(后排左二)

组织上也批准了他的请求,1938年4月初,丁秋生成为抗大第四期第二大队学员。不过丁秋生在抗大只学了三个月,便接到军委的调令,前往摩托学校任政委。

这所军委直辖的学校,是1937年4月组建的,由在“西安事变”中立下大功的刘鼎担任校长。创办摩托学校的目的在于为八路军建设汽车、坦克、航空等技术兵种,培养骨干力量。可是由于,抗日战争的爆发,急需大量干部投入对日作战和开辟抗日根据地的斗争,摩托学校组建一年多,政委一职一直空缺。

1938年6月,刚成立没几天的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政治部,第一次研究干部配备问题时,就把摩托学校政委的人选作为重要议题。在经过大家的讨论后,认为丁秋生有能力、有资历出任这个岗位,就这样调任丁秋生任摩托学校政委的提议被通过了。

不过丁秋生自己则是想要上前线杀敌,因而抵触情绪很大。后方留守兵团政治部主任谭启龙在得知后,便亲自来做他的思想工作,但情绪激动的丁秋生压根听不进去,仍坚持要求上前线,不肯到摩托学校报到。

图丨毛主席

后来这件事被毛主席知道了,毛主席说:“下了命令不执行,那怎么行?军队是有纪律的。管军队要严,管干部更要严,不服从命令要给予处分。”

谭启龙在看到毛主席如此生气后,便连忙说道:“丁秋生是想上前线,积极性是好的。他在主席身边工作过,主席是了解他的。严肃批评一下,就不要给处分了吧?”

毛主席听后毫不客气地说:“越是身边工作过的同志,越是熟悉的同志,越要严格要求!”

几天之后,丁秋生等到的不是前往前线的通知,而是党内严重警告的处分决定。与此同时,后方留守兵团政治部撤销了丁秋生担任军委摩托学校政委的命令。

1938年8月,后方留守兵团政治部根据毛主席的意见,将丁秋生留在政治部机关,给了他一个巡视员的闲职。担任巡视员的日子里,丁秋生每天的任务就是下部队、跑学校到处巡视,搞调查研究。

图丨丁秋生

正是在这一系列的调研中,丁秋生亲眼目睹了陕甘宁军民保卫边区,团结抗日,艰巨奋斗的革命斗争精神,思想上受到很大触动,也使得他认识到了自己过去的错误。

在经过几年的磨练后,丁秋生愈发的成熟,为此在1942年丁秋生被任命为山东纵队主力第1旅政治部主任,由此开始了他长达6年的沂蒙烽火岁月。

在此后的岁月中,丁秋生一直跟随部队南征北战,立下赫赫战功,在1955年授衔仪式中被授予中将军衔!

毛主席:此人我认识,应该安排工作

1960年7月下旬,丁秋生接到组织上的调令:前往海军北海舰队任政治委员!

丁秋生的妻子在得知后,有些担心地对他说道:“你干了一辈子的陆军,根本不了解海军啊。要不你跟组织反映一下,还是回陆军工作吧?”

丁秋生听后则笑着说:“1938年我已经受过一次处分,不能再不服从命令了。再说,不了解海军我可以学习嘛。萧劲光同志过去不也没干过海军么,军委让他去当海军司令,他干得也挺好啊。”

图丨丁秋生

就这样,丁秋生便走马上任了。在到任后,为了尽快熟悉舰队,掌握舰队机关单位情况,他深入舰队各基层部队,马不停蹄地逐个单位了解情况,检查工作。

正是在下基层调查研究过程中,丁秋生发现妨碍各级领导和机关干部深入基层的一个重要原因,就是各种会议太多,时间太长,许多干部将精力浪费在开会上。丁秋生严肃地指出:

会议繁琐就是会风不正,说明我们的工作作风出现了问题。怎么办,只有两个办法,那就是先关闸,然后削文山、填会海,把我们各级领导和机关干部,从大会小会和大话套话中解放出来。

在丁秋生的处理下,北海舰队许多基层干部反映,从会议中解放出来后,我们有更多的精力去抓部队军政训练了。

图丨丁秋生

然而,长期战争岁月的鞍马劳顿,和平时期的禅精竭虑,使得丁秋生的身体出现了问题。他原本以为是自己累了,歇歇就好。不过在专家的会诊下,丁秋生因病住院了。尽管住进了医院,丁秋生仍时常向来看望他的舰队领导询问:最近舰队情况如何?

大家都劝他安心养病,等病好了有的是工作要做。由于丁秋生病情的严重,海军党委正式作出决定:丁秋生同志因病免职休息。

丁秋生同志1964年病休,1965年便基本康复。自1966年起,丁秋生每年都要给海军党委写报告要求工作,但因为种种原因都被拒绝了。当时丁秋生的处境也不太好,但他依旧坚持每年写信提出想要工作的请求。

1975年春天,丁秋生无奈之下只好直接给毛主席写信,陈述自己的情况,希望组织上给安排工作。毛主席在了解到丁秋生的处境后,便亲自作了批示:此人我认识,应该安排工作!

图丨丁秋生

关于丁秋生的工作安排,组织上给予了他两个方案:第一,去南京军区或福州军区任副职;第二到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或刚开始筹建的南京高级步兵学校去。

丁秋生表示,自己想在有生之年实实在在地为党做些工作,为此他便选择到南京办学。一个月后,中央军委的文件到了,任命丁秋生为南京高级步兵学校政治委员。

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没有了